高效培训工作思路

万老师专栏

高效培训工作思路

时间:2013-09-13 作者:小刘 来源:新智囊
      对于许多培训经理们来讲,在工作中寻找到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来做好培训工作,是有效率的工作表现之一。在正式进入文章主题之前我们先看下面一段文字:
     
      前段时间,在收看央视二套直播节目,由国务院主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9年会时,听到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说银行在审批中小企业信贷时,另辟蹊径,提出看企业的“三品”和“三表”。“三品”包括:一是小企业一把手的人品;二是产品——即使订单减少,但在国内外市场上的市场份额仍能有所反映;三是抵押品——管理好抵押品,并且保证质量。“三表”包括:电表、水表、报关单表。因为机器是不会说谎话的,工厂的生产如果是有效率的,并且是发展的,它的变化会在它的电表和水表中体现出来;如果它是出口企业,从海关的报关单表就可以看得出真实情况。
     
      当时给我的触动是非常大,四个字“三品、三表”就可以让一个外行胜任银行信贷员的工作。而我们在培训行业做了这么久,就提炼不出来同样的精辟的词语来作为培训工作的行动纲领吗?
因此我试着从实用、有效两个指标来出发,沿着培训项目实施的先后顺序。提出一些思路,希望大家能共同找到类似的四字金真言,把培训工作推向新的高度。

诊断

      大多数企业内部培训需求的产生通常是因绩效考核和岗位能力提升等因素而引出的,所以培训经理们第一反应,找培训需求部门的领导沟通。针对他们提出的问题,及期望达到的目标,再尝试着从培训角度来解决问题和满足期望。如果培训能解决,就准备培训解决方案与需求部门领导沟通确认。

      所以此阶段的工作重点是用“岗位”和“目标”来归纳,岗位可涵概胜任能力要求和培训内容能否有效的转化。胜任能力要求决定培训内容的标准范围,而培训内容范围又直接影响到培训效果的转化。即培训最难解决的培训转化问题,当然影响培训转化有许多因素,但前期我们号准脉,诊断准确后。就利于开出药方,为后继的培训项目实施打好基础。用量化的数字来形容,对培训效果转化占50%的作用。

出药方

      当培训经理拿到确诊的诊断报告后,便依据“岗位”和“目标”来设计培训内容模块,并给各模块内容进行定义课程的名称。围绕课程名称划定培训课程选择范围,再去从内部或外部找资源。此时的重点是与讲师沟通,与讲师沟通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了解讲师对此课程理解深度,维度有两个分别是理论层面、实践层面。二是让需求业务部门的领导与讲师沟通,再次确诊。防止沟通时的信息不对称,起到二次调整培训课程内容模块的作用。

      因此这阶段的工作重点用“课程”和“讲师”来总结,对培训课程的熟悉程度对培训经理们来说是一项基础性岗位胜任力要求,它决定了培训经理来选择药方的熟练程度和工作效率。讲师的关键性在于对培训课程理解,讲授水平。是不是一场好的培训,最主要的最直观的表现是培训现场的反应。即培训评估工作的前两级:学习层和反应层。

      理解“岗位、目标、课程、讲师”八个字,对提高培训工作效率有借签和参考作用。当然这也只是个人的思路,尚未达到“三品、三表”的概况水平,所以借工作上的便利,希望与大家一起探讨,以提炼出更核心的关键字。
2009年4月10日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