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新年伊始,去哪儿网就遭遇了当头一棒,从12月31日到1月5日,南方航空、海南航空、首都航空,国航、东航、重庆航空和四川航空在短短几天内先后发布公告,宣布暂停与去哪儿网合作,关闭在去哪儿网的旗舰店。
国航和东航在公告中表示,近期收到大量关于去哪儿网的旅客消费投诉,涉及加价销售机票、擅自变更机票使用条件、多收退票或改期费用及航班时间变更不通知等内容,损害了旅客权益。南航和海航的声明也基本类似。
而去哪儿网刚刚公布了最新改组的董事会和管理层名单,庄辰超已经正式离开去哪儿,卸任去哪儿网CEO一职,原首席财务官赵轶璐、原首席技术官吴永强、原首席运营官彭笑玫也均离职。
受人事变动以及航空公司“围剿”影响,去哪儿网股价周一低开低走,截至收盘,去哪儿股价大跌16.65%,至43.96美元。
突然之间,与携程合并的去哪儿就遭受内忧外患,不禁令人担心这家公司的前景,去哪儿为何被航空公司围剿,它仅仅是会被暂时影响还是会走向没落呢?我们来看一下。
一、理由仅仅是可笑的借口
这次航空公司给出来的理由是涉及加价销售机票、擅自变更机票使用条件、多收退票或改期费用及航班时间变更不通知等内容,损害了旅客权益,这些都不是空穴来风。网络上的投诉时有所闻,这些现象确实存在。
但是,这些现象并非刚刚发生,而是从机票代理制度出现后就一直存在,以此为理由突然就中止合作,还是多家航空公司一起,这个理由简直就是侮辱大众的智商。
而去哪儿的解释更为搞笑,说是航空公司不满机票价格排序的造成的分歧,这个就是你扯淡,我陪着你扯淡的意思。
两边都在扯淡,那么真正的原因在哪里呢?
这要从机票销售制度说起。
二、航空公司与去哪儿的根本冲突
因为在互联网时代之前,直销机票的成本很高,中国的机票销售长期以来都是代理制销售为主的,航空公司把机票给代理公司,代理公司销售给顾客,代理赚取其中的差价。
到了互联网时代,有了携程、去哪儿这种互联网平台依靠互联网的便捷把各个航空公司,各个机票的代理整合了起来,成为一个入口,类似于淘宝提供一个平台,把商品整合了起来。
这样一来,用户的信息变得对称起来,因为航空产品的高度同质化,航空公司与代理之间的竞争变成了价格战。去哪儿所谓的机票排序也不是完全没谱。价格战的结果就是代理和航空公司利润缩水。
代理当然不会束手待毙,既然正规价格没有优势,那么就搞各种非正规的,联程机票拆开卖、团体票拆开卖、代理之间的低价票放给乘客。而这类票遇到改签退票就会非常麻烦。
因为层级众多,用户在改签退票时候往往会被欺诈,损失高额票款,引发用户投诉。而其中各种猫腻也会出现,用户出了高价,而最终航空公司只得到低价票的收益。但是各种投诉都是航空公司担着。
而去哪儿最近又搞了一个穿山甲计划,让买方来影响定价,这更是让航空公司怒不可遏,因为最终价格战的承受者是他们。
今年国资委对三大航下达的“提直降代”的要求,要求降低机票销售中代理比例而提升直销比例,要在三年内由原先的直销不足三成上升到六成以上。
在这种情况下,航空公司联合出手,给去哪儿点颜色看看,也给各种代理一点颜色看看。
所以,什么投诉,价格排序都是扯淡,根本的原因就是利益冲突。去哪儿的模式,让航空公司和代理一起低价竞争,严重影响了航空公司的利益。而去哪儿和携程加起来已经占据了65%的市场份额,航空公司要为了自己的利益反击。于是有了这次围剿。
三、去哪儿能挺过去吗?
短期内,去哪儿会遭遇危机。因为从态势看,这次是航空公司联合出手,背后肯定蓄谋已久,有所准备。
但是我们要看到,虽然各个航空公司暂停与去哪儿的合作,但是在去哪儿上依然能买到这些航空公司的机票。实际上,无论是代理渠道还是网络直销渠道,只要航空公司不规定必须本人手持本人身份证才能买到票,就无法封杀去哪儿的机票服务。
航空公司合作还是不合作,对去哪儿的服务影响不大,用户的消费习惯也不会轻易改变。
而低价竞争的问题,只要航空公司还有渠道出低价票,还有代理,因为利益渠道这些票就一定会出现在网络平台,即使没有去哪儿,也会有其他平台。
除非完全行业垄断,各个航空公司同航线机票完全同价,没有什么联程或者团体或者代理的优惠价,就是一个价格,这样才不会有价格战,而这在航空公司之间存在竞争的情况下基本是不可能的。
去哪儿与携程联手掌握了大量的用户,用户外出不仅仅是个机票问题,还有酒店,用车,门票等一整套服务,这些航空公司解决不了的,实际的入口在去哪儿这边,航空公司只要不是铁板一块,主动权就在去哪儿这边。
所以长远看,还是去哪儿依然占据优势,航空公司的抗争看似气势汹汹,实际上阻挡不了历史的车轮。
评语: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在线购票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便捷,但这次航空公司单方面“封杀”去哪儿网背后,深层原因引人深思。